新聞中心
Information Centre
首頁
產品
解決方案
關于我們
服務支持
聯系我們
Information Centre
時間:2023-03-28 15:52:37
我國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制造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順利轉型升級,對中國經濟的未來至關重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指明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
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和“推進器”,其中智能制造正日益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近年來,我國智能制造應用規模和發展水平大幅躍升,制造業智能化發展的成效明顯,有力支撐了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近期,一些為高端裝備生產線提供智能化工廠改造的高新技術企業訂單火熱,增幅明顯。在江蘇南通一家船舶建造基地里,一套智能焊接機器人流水生產線正在焊接世界上最大船舶的零部件。這家公司負責人李勇說,有了智能焊接機器人,生產工序效率大大提高。“機器人焊接的這些片體,最終組裝成分段,數百個分段,最后又搭載成一個巨型的船舶。這條船是世界上最大級別的集裝箱船之一。應該說智能的設備上來了以后,無論是產出還是效率,我們都已經嘗到了甜頭。”
智能設備的運用不僅僅在船舶制造上,在風電設備、海上鉆井平臺、核電以及重型工業和機械化設備制造方面,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運用已經不是新鮮事。上海某智能機器人制造企業生產制造負責人朱少平說:“還有礦山機械這種鍋爐壓力容器管道都有的。我們服務的企業都是一些高端制造企業,隨著他們每年的訂單量增長,我們的訂單量也在增長,我們現在每年的增長量達到35%以上。”
美國《時代周刊》報道稱,中國經濟從疫情中復蘇,得益于對人工智能的領先應用。自2014年超越美國后,中國目前在人工智能專利申請方面明顯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在學術界,中國最近在人工智能研究論文數量和期刊引文數量上都超過了美國。商業應用正在蓬勃發展:將軟件、硬件和機器人技術結合的新一輪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正在影響一系列行業的變革。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不斷拓展,近年來各地都涌現出一批智能工廠、無人車間,智能制造場景越來越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其中有209個是示范標桿工廠。在廣東中山某廚衛電器公司,全部生產線都變成了數字化生產車間。公司總經理助理孫星說,已經深刻感受到數字化、智能化帶來的好處。“因為現在市場逐步升級換代,促進企業升級硬件和軟件的配套,升級后大概提升了百分之十幾到二十左右的效率。”
智能化改造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背后是國家出臺的一系列促進裝備數字化發展政策措施的支撐,以及5G、工業互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和應用。工信部數據顯示, 2022年,我國軟件業收入超過了10萬億元,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了45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了240個。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表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融合發展,已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鮮明特色,正在驅動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發生深刻變化,發展智能制造已成為各主要工業國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共同選擇。“目前中國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中心,制造業增加值占到全球30%以上,但同時中國也面臨著勞動力成本在不斷上升,勞動力總體的數量在下降,包括在融資,在土地,還有在研發各個環節成本的上升,中國未來的高質量發展也意味著制造業要朝著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方向邁進。”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表示,中國將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動搖,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以智能化重塑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要面向重點行業,打造一批世界級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將加大復雜設計、先進工藝等制造技術攻關,實現基礎性、戰略性突破。同時,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研發推廣一批適用性技術,取得一批原創性、前瞻性成果;將研究制定促進裝備數字化發展的政策措施,以智能裝備創新,支撐數字中國建設;還將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深化基礎標準應用,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合作,相互借鑒,共同提高,推進各領域智能化發展水平提升。”
來源:國際在線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