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Information Centre
首頁
產品
解決方案
關于我們
服務支持
聯系我們
Information Centre
時間:2023-05-19 15:44:56
作為支撐工業互聯網互聯互通的“神經樞紐”,標識解析體系是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是立足我國產業發展需求和國際發展趨勢的創新探索。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打造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持續深化,成果顯著。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積極進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級巡視員王鵬表示。目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已全面融入工業企業研發、采購、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環節,在企業內外部產生價值,幫助工業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提升管理效率、促進模式創新,賦能工業企業由數字化向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主動標識載體應用成效初顯
近日,在以“數字驅動智能未來”為主題的2023泰爾英福合作伙伴大會上,由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泰爾英福聯合80多家標識產業建設單位共同參與的《工業互聯網標識產業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顯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自2018年啟動建設以來,吸引并孵化了一批有創造力的企業,國家頂級節點體系全面建成,二級節點累計建設284個,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40個行業,實現產品設備、過程流程和產業協同層面的全覆蓋。
標識是整個數據的入口,通過標識的數據,能夠建立整個編碼和標識系統,實現企業全產品周期、上下游產品鏈和服務鏈之間的數據流通,能夠給工業數據的流通創造價值。截至目前,標識應用已覆蓋汽車制造、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鋼鐵等40個行業,共形成9大模式、20余個典型應用場景,應用體系初步形成。主動標識載體應用成效初顯,主動標識載體已部署2125萬枚,用于入戶熱計量表數據采集、入戶燃氣表數據采集、工業傳感器數據采集等。
四大維度推動企業發展
《報告》從應用、技術、政策、運營等四個維度為產業及企業發展提供建議和參考。
應用層面,持續打造生態融合賦能,堅持以企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需求為導向,應用開發商要切實深入行業,找應用場景,再嫁接到標識解析體系之上,部分場景甚至要做到標識“無感”應用。通過開源社區和平臺,加強技術應用領域共創共享,打造更加開放的標識產業生態,融合賦能產業發展。
技術層面,補齊技術短板,提升數據資源管理能力,通過數據標準化解決數據治理問題,通過鏈網融合解決信任管理難題,通過主動標識進一步提升識別采集技術。
政策層面,向需求端傾斜,多層政策體系同時發力。
運營層面,通過標桿示范,助力二級節點提升能力,共同為標識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聚焦行業、聚焦地域,集中資源,打造行業、綜合以及各種新類型二級節點標桿,推動商業模式的探索和走通。未來,通過標桿案例的篩選和總結,實現商業模式的有效推廣和復制。
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羅松表示,我國已進入全面發展數字經濟的新階段,工業互聯網標識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標識產業發展,需要全行業有長跑的耐心和長期投入的信心。
西部地區標識體系不斷壯大
近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取得重大進展。截至4月16日,累計標識注冊量201.3億,累計標識解析量153.2億,接入企業節點數21811個,以上數據3月環比增長率均居全國第一。
自2018年,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上線以來,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標識體系不斷壯大,行業應用逐漸深化。已在西部十省市全面落地生根,推動通信、設備制造業、建材、汽車、醫療器械等19個產業實現飛躍發展。成為推動西部地區工業結構優化升級、產業集群能級躍升、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引擎力量。
積極融合新興技術,標識生態初露崢嶸。國家頂級節點(重慶)通過疊加F根鏡像節點和“星火·鏈網”超級節點,不斷強化基礎設施能力。三大融合基礎設施可支撐傳統消費互聯網、工業互聯網以及未來價值互聯網的創新應用。重慶成為首個“域名、標識、區塊鏈”三大功能節點融合城市。與此同時,探索虛擬現實、工業元宇宙、能源互聯網等新技術在重點行業的創新應用,推動制造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助力實現雙碳目標,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來源:中國工業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