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Information Centre
首頁
產品
解決方案
關于我們
服務支持
聯系我們
Information Centre
時間:2024-03-30 16:02:19
如今,數字經濟正全面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分論壇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中國頭部大型企業數字化水平高,但同時還有很多中小企業,解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題,才能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算力是計算能力的簡稱。算力如同農耕文明時代的水力、工業文明時代的電力,以一種新的關鍵生產力形式,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全面開啟,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
3月28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融合與創新的數字經濟”分論壇發言。中新網記者張茜翼攝
余曉暉說,中國具備先進的數字基礎設施,4G、5G光纖寬帶不僅覆蓋城市,也大規模覆蓋農村。這些都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良好基礎。但是,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余曉暉認為,進入數字經濟時代,中國還需面對算力資源分散等多個挑戰。隨著大模型的普及,對算力的需求呈指數級增長。中國的算力在過去三年實現高速增長,盡管中國有許多算力提供商,但這些算力資源分散,沒有形成一個規模的算力市場。同時,中國東西部地區算力供需也存在明顯差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供應不足,而西部地區具有大規模算力設施發展的資源稟賦優勢,但本地需求不足,資源利用率不夠高。
余曉暉說,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中國龐大的經濟體系為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最廣泛的實驗場,這個實驗場對創新有著很大的牽引作用。
余曉暉表示,當前,中國頭部企業數字化水平與全球最高水平差距不大,但大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較慢,其人才儲備、資金儲備相對匱乏。“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能解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我們就可以趕上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列車。”
來源:中新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