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產業數字化升級的路徑不同,面臨的場景和運用的數字技術存在差異。不久前,《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印發,通過繪制場景圖譜,讓復雜的數字化轉型問題更具操作性,為產業擁抱數字技術提供有力指引。
這一舉措的推出,離不開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數智部副主任工程師曹天蘭,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共同努力。
曹天蘭在調研中發現,不少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很高,但因為缺乏新理念和新工具,“如何轉”成為新煩惱。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她提出了關于加快制造業“智改數轉”的建議。建議很快得到回應。“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同志先是和我電話溝通,深入探討產業轉型升級中的重點環節,此后還有書面回復,介紹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曹天蘭說。
“我們和代表委員一起,共同查找問題、調研問題、推動問題解決。”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說,收到相關建議后,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多個工作組,專門赴多個地區開展實地調研,充分聽取意見,根據調研情況研究政策措施。
制定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通用評估指標體系,讓標準先行;在“點”上培育智能工廠、“數字領航”企業,在“線”上推進鏈式轉型,在“面”上提升園區和集群數字化水平,打造示范試點;印發石化、鋼鐵、有色金屬等行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為每個重點產業“量身畫像”……一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及時將代表委員的“睿智之言”轉化為推動工作的“良策實招”,推出一系列支持數字化轉型的舉措。
截至目前,我國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4.1%,越來越多的企業與數字技術實現“雙向奔赴”。
激發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事關中國經濟的活力和社會發展全局,也是代表委員們關心的大事。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教授車文荃從強化應用牽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等方面,提出加快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相關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相關部門針對建議中提出的問題予以積極回應。舉辦4次中小企業圓桌會,充分聽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期盼和建議,赴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陜西等地現場調研,深入研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有關工作。
“我們通過重點建議辦理座談會、電話、信息等渠道與代表進行溝通交流,從支持企業創新、加大融資支持、提升服務質效等方面回應關切。”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說。
從深入實施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到推動26個省份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再到組織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工業和信息化部始終把辦理建議提案作為回應社情民意、提高決策水平的重要途徑。
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登門拜訪、座談調研等方式與代表委員當面溝通143人次,共采納建議提案出臺政策措施115項,出臺的政策文件采納建議提案所提意見280條。
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關于發展未來產業的相關提案,工業和信息化部進行針對性答復,并會同相關部門研究支持政策,聚焦元宇宙、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領域開展創新任務“揭榜掛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加強高水平中試基地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向相關代表等問計問策并研究吸納,開展專題調研,強化重點行業中試供給,支撐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應用。
“這些建議提案,凝結著代表委員的智慧和心血,對做好工信領域工作具有重要價值。”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說。
吸收加快國家高新區發展等建議,組織召開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支持國家高新區建設高水平創新平臺;采納發展生物經濟新動能等建議,加大政策引導和資源投入,搭建行業交流平臺……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完善“一二三工作法”,聚焦“高質量辦理建議提案、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一個目標,把牢“精細化管理主線、‘雙零’答復標線”兩條線,突出“建議提案辦理的切入點、著力點、落腳點”,確保建議提案辦理運轉順暢、規范高效。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下一步將把建議提案辦理與推進各項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及時將高質量建議提案轉化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政策措施,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堅實支撐。
來源:新華社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