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14日發布的信息顯示,2024年,我國機械工業多項經濟指標實現穩定增長。2025年,支撐機械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因素繼續集聚增多,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5%左右,對外貿易繼續保持穩定。在產業新動能方面,智能工廠競相涌現。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也同時表示,我國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取得初步成效。
我國將智能工廠分成四個級別,包括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還有正在培育的領航級智能工廠。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3萬多家基礎級智能工廠,覆蓋80%制造業大類。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產業政策研究所所長 王昊:通過開展智能工廠的梯度培育,有助于不同類型的企業扎實推進智能制造。分層分級系統性規模化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加速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從而帶動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智能制造供給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已經覆蓋全國各地,有近2000個應用場景,如智能倉儲、在線智能檢測。這些卓越級智能工廠取得顯著成效,比如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8.4%,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2.3%,碳排放平均減少20.4%。
新聞鏈接:為何要進行智能工廠分級培育?
我國對智能工廠實行分梯度培育,共分為四個級別。智能工廠為什么要分等級培育?分級標準又是如何制定的呢?
專家表示,智能工廠是在數字化車間基礎上,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全要素的深度融合。

智能工廠的分級培育,有利于引導企業補齊數字化轉型基礎能力。在四個智能工廠的等級分類中:

基礎級智能工廠,聚焦構建必要的軟硬件能力,實現關鍵工序自動化、數據采集實時化和管理信息化。

先進級智能工廠,聚焦重點環節的集成協同,實現生產經營數據互通共享、關鍵生產過程精準控制、生產與經營協同管控等。

卓越級智能工廠探索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等新技術,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數據集成貫通、制造裝備智能管控等。

領航級智能工廠聚焦未來制造模式探索,實現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數智技術與制造全過程的深度融合。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 敖立:我認為,智能工廠梯度培育其實是給企業明確規劃了一條從基礎數字化到深度智能化的升級之路,讓企業清楚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怎么走,有利于調動各地方、各企業積極性,探索智能工廠建設的經驗與模式。
從車間到產業鏈
智能工廠創新實踐涌現
記者在采訪中進一步了解到,我國智能工廠的建設正在從單點突破向全鏈條協同推進。智能工廠的建設,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實現了綠色低碳發展。
在北京,記者來到位于亦莊的小米汽車工廠。這里云集了超過700臺機器人,可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沖壓、壓鑄、車身、涂裝、電池、總裝六大車間實現互聯互通,每76秒可下線一輛汽車。

小米汽車工廠電池車間主任 康彥朝:我們有業界首創的,人工智能賦能的X光對每一個大壓鑄件進行檢測。它的效率可以達到人工檢測的幾十倍。

不僅是汽車工廠不斷創新應用智能化,傳統的能源企業也在積極推動工廠的智能化轉型。中國石化構建的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的石化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使得企業勞動生產率平均提升30%以上,萬元產值能耗降低了8%。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王子宗:將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與石油石化的傳統工業技術以及系統工程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徹底解決了我們全產業鏈的資源高效利用,生產過程的智能控制,應該說推動了我國石化產業的智能化水平。

專家表示,我國智能工廠正在從單點車間向全產業鏈拓展。智能工廠創新實踐的涌現,將推動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為制造業注入新動能。下一步,我國將適時啟動領航級智能工廠的培育,推動智能制造向更大范圍拓展、更深程度滲透、更高層次演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